RSS Feed RSS
搜索 Search

鲜为人知的羽毛球高级防守技术 – 反手正打技术

在许多羽毛球的教科书和教学录像带中,很少有人提及一项非常特别的击球技术。它是那样的不为人知,又是那样的高级和实用。一般水平的人们难以想象和理解,而在世界顶级双打运动员中使用起来,又是如此的精彩绝伦,成为他们克敌制胜的拿手好戏。这是项什么击球技术呢? 如何称呼它呢?它的存在真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讨。

为了能便于理解,在下给它起了个特有的名称,这就是所谓的“反手正打”技术,或者称之为”反拍正打”技术。请注意,这里要谈的“反手正打”技术不是人们一般理解的那种“采用正手握拍,绕过自身的头顶,去打击反手位的来球”。而是恰恰相反,“反手正打”是利用反手握拍去回击冲着你的中路和正手位的抽杀和重力扣杀的来球。这种技术特别在羽毛球的双打比赛中是十分的别具一格和行之有效。可惜在羽毛球的技术论坛中,没有什么人提出来。或许有的文章谈及过,但没有引起大家的共鸣。为了能起到抛砖引玉,让专业高手们显身说法,并让大家都来关注和学习,本人将自己的点滴研讨体会提出来,以便学习和交流。

众所周知,中国的男双在世界羽毛球的地位。较之韩国,印尼,丹麦和马来西亚等国家,是强弱一目了然。其中的因素有许多,总教头们是很清楚。但是有否对症下药,人们就不可而知。男双对打速度快,来回多是主要的特点。而防守反击是尤其的重要。如果有人能仔细地和反复地观看奥运会男双冠亚军比赛,留心韩国选手们的攻防技术时,特别是他们的握拍和击球方式,就不难发现他们所采用的“反手正打”技术。这种技术是那样的隐蔽(不易让人察觉和看出),又是那样的有实效。当在被动时被迫挑高球后,对方的劈杀和抽杀立刻接踵而来。但是防守方不是消极地防守,而是马上进入防守反击,然后过度到对攻,再转入到进攻。其中他们的“反手正打”技术发挥得淋漓尽致。人们都为他们喝彩。但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有人注意他们手上的细腻动作和击球方式了吗?

在进入防守状态后,一般和普遍的都是右脚在前(相对右手握拍的人来说),反手握拍,下蹲身体,降低重心,以应付对方的杀球。如果对方的杀球不是非常的SHARP,防守方都是以上手方式回击球(即反手握拍,拍头朝上,反拍面击球)。当对方的杀球冲着你的脸部或胸部时,只要你的身体蹲得低,还是以反拍上手的方式快速的回击球。当对方的连续杀球到了你的正手位,绝大多数的人都是设法以正手握拍回击球,但时间就是一瞬间,人体的生理构造所限制,没等你的反手转变为正手,对方的球已落地了。所以,韩国和印尼的世界级选手都采用“反手正打”的技术,在完全没有转变反手握拍方式的情况下,将球拍似孔雀开屏,从身体的左方挥舞到身体的右方,然后在正手位抽球和回击球(注意还是反手握拍和反拍面击球)。顶尖级的选手还可以使用反手正打技术在正手位击出下手回球。由于反手握拍灵活,还可以将反手正打发展到正手位的快抹等应用上。

如果有羽毛球爱好者希望学习和观摩这项较为特异的反手正打技术,本人推荐印尼的西德克,陈甲亮和韩国的奥运会羽毛球双打冠亚军,特别是金东文与何赛权,他们在双打中所采用的反手正打技术具有防得主动,守得稳健,并还带有防中有攻,回击球速度快,回球的弹道低而平,很少再给对手有连续进攻的机会。

English version of this article

发布在羽球技术/Skills and Techniques 已有标签 . 将该链接存入书签。 Trackbacks are closed, but you can post a comment.

1条评论

  1. 发表于2008年07月4日 10:37 上午 | 永久链接

    被动时不及还手,如此常有奇效!

添加一条评论

你的电子邮件不会被公开或用作其他用途。 标记*的项为必填项。

你可以使用以下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