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Feed RSS
搜索 Search

你是否有相同的误解—高磅数拉线就能打出好的高远球和增加杀球的力度

作为羽毛球爱好者,希望向各位高手和大师请教一个众多羽毛球球友们都感兴趣的问题:高磅数拉线就能帮助打出好的高远球和增加杀球的力度吗?球拍拉线磅数的高低是否与使用者打球水平的高低成正比?

学习打羽毛球,最基本是从学打高远球开始。而高远球打得好能在实战中发挥很大作用。所以,许多初学者为了能提高自己打高远球的水平,能够将羽毛球轻而易举地从自己的后场底线将球击到对方的底线,就千方百计地在自己使用的兵器上做文章,以弥补自身功力的不足。首先是不惜功本买高档次、高性能的羽毛球球拍。因为这样的球拍轻和强度高,可以提高拉线的磅数。其次就是将好球拍拉上高磅数的线(24磅至30磅)。结果怎样呢?基本上都是事与愿违。不但不能击出高速度、高质量的高远球,反而感到打高远球吃力,硬顶下去还容易把自己的手臂、手腕都弄伤了。最让人费解的是还不知道问题出在何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呢?关键在于我们共同的误解,认为:有好的球拍再加上高磅数拉线就能打出好的高远球和增加杀球的力度。

球拍拉线磅数的高低是直接影响球拍击球的弹性。如果认为拉线的磅数越高则弹性越好和弹力越大,那就是彻头彻尾地误解了。每一款球线都有它最高可拉磅数和最佳弹性磅数。就本人的体会,通常最佳弹性磅数在20磅左右,也就是18 至 22磅。拉线的磅数提高后,弹力不是按正比提高。当拉线的磅数到达30磅时,整个球拍面就绷得似一块硬木板或铁板。想想看,如果拿着一块铁板去打高远球,那效果感觉会是怎样?相信不少的球友有这样的体会,使用高磅数拉线球拍时,发现球拍很震手。而且使劲也无法将球打击到对方的后场底线。到头来,就开始怀疑球拍的性能了。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其道理就不言而喻了。

要打出好的高远球和杀球,手中的球拍是一个因素,采用适合自己本人的拉线磅数又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基本功的训练,力量的训练和正确掌握击球的TIMING(既击球的时机,球与身体的相对位置、球拍触球的区域和爆发力的使用,等等)。作为初学者和球龄短的朋友,如果在力量上还不是太强时,建议不要使用高磅数拉线球拍,以保护你自己。当你的水平提高到高手级后,你所缺的不是力量,而是需要击球、控球的准确性和技巧时,再逐步提高你球拍的拉线磅数。

本人的切身体会,如果自身功力未到,高磅数拉线并不能改善你击高远球的水平。

English version of this article

发布在羽球器械/Equipment 已有标签 , , . 将该链接存入书签。 Trackbacks are closed, but you can post a comment.

添加一条评论

你的电子邮件不会被公开或用作其他用途。 标记*的项为必填项。

你可以使用以下HTML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

*
*